只有家校共育,才能有效预防学生网瘾问题
在中小学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中,学生的网瘾问题一直是考查的重点问题之一。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但他们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力。因此,青少年成了网络成瘾的高危群体。那么为了有效预防此类问题,中公专家建议考生在作答时可以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来进行阐述。
1.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所以要想预防孩子的网瘾问题,父母责任重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
一是要营造积极、乐观、轻松、融洽的家庭氛围,以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是要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多与孩子平等对话。一方面,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或者不平等的对话,会让孩子内心产生孤独感和不被理解感。
三是要学习网络知识,正确指导孩子上网,家长最好与孩子一起制定上网时间表,使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四是要鼓励或者带领孩子参加各种户外活动,这样就可以减少孩子不必要的上网时间。
2.学校方面
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较大的无疑就是学校教育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应该想方设法地预防学生的网瘾问题。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途径着手:
一是加强学生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或教师要努力加强学生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组织相关的“网络”主题班会、交流会、演讲会等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意识。
二是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同伴关系的学生,遇到困难会寻找同伴的帮助,内心苦闷也会找同伴寻求慰藉,而不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排遣孤独与寂寞。所以,一方面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同伴关系氛围,在班会或活动中,要融入“良好同伴关系”的教育;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在教学中渗透有关人际交往的技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关系。
三是班主任和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生活管理、学业管理、压力管理等。如果学生的生活变得有条理、有规律了,他们就能避免深陷网瘾泥潭。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有好的身体和品德为学生做好表率。对此,你怎么理解?
【参考答案】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论行为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做好其他各方面的榜样示范。
古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学生也会以同等标准要求教师。如果教师在生活中道德败坏、言行不当,不能说到做到,就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让学生效仿学习,丧失自己的威信。而且,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只靠说教,还要以身作则。纵观当前的教育来看,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和体育教育,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身体素质,才能给学生树立起榜样。因而,教师不仅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加强自身品行的修炼和体质的锻炼。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要以健康的体魄为基础,良好的品德为砖瓦,过硬的本领为后盾,努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结构化问答之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随着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趋于正规化,规范化。教资面试环节中最让考生头痛的就是结构化问答环节,短短的5分钟时间,需要考生流利的表述一些教育相关问题的看法。这就要求考生不应该是依靠临阵磨枪,更应该是平时的积累,今天就分享一个关于我国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有:课业负担、活动负担、心理负担、身心负担、多重负担等。形成这些负担的根本症结在于体制障碍,即由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的一种不良的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竞争与博弈机制的存在,这种竞争与博弈机制就是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它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控制着学校教育的走向,引发恶性竞争。教育系统内的学业负担只是这种不良机制的产物,其发生的机理是竞争与博弈过度;其根本动因是人们想通过竞争与博弈获得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实现向社会上层的流动,而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是实现社会分层的“过滤器”,只要社会分层存在,这种“过滤器”就有存在的可能。这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考制度不断改革而依然无法改变现状的根本症结所在。
减负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社会问题,不是单一的教育系统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对社会、学校和家庭进行综合治理。人力资本竞争与博弈、用人制度缺陷、社会评价误导是产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历史根源;传统人才观、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是产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思想基础;教育质量低是产生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教育内部原因。
真正实现减负,要认真研究并处理好减负与就业、减负与升学、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负与择校、减负与学生自主发展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具体对策主要有:正确认识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制定完善的减负政策,减小政策代价;继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提高高中入学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课程改革应积极稳妥地进行;建立现代教育评价体系;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等。
以上是关于“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题-小学”的全部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江苏教师资格证相关资讯,如江苏教师资格证笔试试题、报考指南、成绩查询、面试时间以及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江苏教师资格证网。
